边裁边买,医药企业的转型之路
尽管天气热起来了,但医药行业却正经历着“寒冬”般的裁员潮。
从2023年开始,不少国际与国内知名的药企,如辉瑞、强生、安进、拜耳、药明康德等,都因为各种因素进行了规模不一的裁员。然而,这股裁员趋势并没有停止,也延续到了2024年。
进入2024年,医药行业的调整仍在继续。根据最新数据,截至4月初,已有约60家医药企业宣布了裁员或关闭工厂的计划。这些企业裁员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普遍指向了战略调整、产品管线优化以及成本控制等方向。
这些行业巨头之所以进行“瘦身”,并非无的放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希望通过裁员和战略调整来打造新的增长点。这种调整虽然给行业带来了短期的震荡,但也预示着医药行业未来可能会有的新发展和新机遇。
控制成本,全球裁员与业务调整
2024年开年以来,全球多家大型跨国企业纷纷宣布了成本控制计划以应对业绩下滑和市场变化。
1月4日,辉瑞宣布对其位于纽约Pearl River的疫苗研发基地进行人员调整,裁员285人。这一决定主要源于新冠疫苗销量的显著下滑,辉瑞2024年*季度营收为148.7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8.61%。
早在2023年10月,辉瑞就披露了一项削减成本计划,预计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裁员和成本优化措施实现高达40亿美元的成本削减,这些措施包括关闭新泽西州的工厂,涉及791人;裁撤英国肯特郡桑威奇的制药科学小分子部门;以及对密歇根州和爱尔兰两地的人员进行裁员。此前,辉瑞还在中国裁撤了约400名疫苗团队员工,并将其在中国销售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交由上海医药旗下公司进行代理销售。至此,辉瑞在全球范围内已累积裁员超过2000名。
在产品管线方面,辉瑞曾在去年削减了5项临床项目,涉及癌症和皮肤病等领域。不过,辉瑞发言人强调,这一决策与削减成本的措施并无直接关联。
另一家跨国企业拜耳也面临处方药业务的挑战,2023年销售额虽然持平,但收益下降,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售额大幅下滑。为应对业绩下滑,拜耳宣布了新的运营模式“Dynamic Shared Ownership”,旨在通过减少层级和精简机构来提高运营效率。5月14日,拜尔在发布一季度财报时提到,已经减少了约1500个工作岗位,其中大部分是管理岗位,同时下调了全年盈利预期。此外,拜耳此前也终止了4个研发项目,包括了2个II期临床项目和2个I期临床项目,涉及神经性疼痛、慢性肾病等领域。
进入4月,诺华宣布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调整其全球研发部分,将裁剪680个职位。这是继2022年诺华提出全球架构大调整以提高效率和精简结构后的又一举措。此外,诺华还重新调整了研发管线,削减了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项目,更加集中资源于血液学、实体肿瘤、免疫学、神经科学和心血管等核心领域。目前诺华管线中的药品已经从152个减少至136个。其中,大部分砍掉的项目都是早期临床项目。
与此同时,BMS在4月25日发布的2024年*季度财报中宣布,将实施一项全面的“战略生产力计划”,该计划包括组织管理结构重组和优化产品管线。这项举措旨在到2025年底节省约15亿美元,预计裁员6%,影响约2200名员工。
财报显示,BMS*季度营收119亿美元,同比增长5%,但重磅产品PD-1抑制剂Opdivo的销售额却同比下降了10%。BMS首席医疗官表示,公司将专注于回报更高的资产和项目,并已停止或外包了12个研发方案,并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继续审查其产品线。
之前,BMS花费48亿美元收购生物技术公司Mirati Therapeutics后,迅速裁去了Mirati在加利福尼亚州的252名员工。
除此之外,包括赛诺菲、勃林格殷格翰、GSK、罗氏等制药公司也都在进行裁员。这些裁员行动不仅涉及商业化、运营等团队,连研发人员和中高管理层也未能幸免,希望通过优化结构和聚焦核心业务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直面“专利悬崖”,优化管线与市场布局
一位投资人告诉亿欧大健康,多家MNC在2027年前后将会面临专利到期,业内称之为“专利悬崖”。这一挑战将对这些制药巨头的营收产生显著影响,因为一旦关键药物的专利保护期结束,将面临仿制药的竞争,导致销售额大幅下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多数企业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策略,包括裁员、精简产品线、推动企业重组转型,以及通过行业整合与并购来寻找新的增长点。
资料显示,拜耳核心产品抗血栓药利伐沙班受专利到期等因素影响,销售额已经有所下降。而治疗成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眼内注射溶液阿柏西普在中国的主要专利到期时间为2025年。目前,齐鲁制药的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已获得批准上市。
同样,BMS畅销药物PD-1抑制剂Opdivo、与辉瑞联合研发的抗凝药物Eliquis(阿哌沙班),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Revlimid(来那度胺),未来的增长也都将受到专利即将到期的阻碍。
辉瑞到2030年也将失去11种药物的专利独占权,包括Eliquis、Ibrance(哌柏西利,CDK4/6抑制剂)、Xtandi(恩扎卢胺,雄激素受体信号转导抑制剂)、Xeljanz(托法替布,Jak抑制剂)和Inlyta(阿昔替尼,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关键药物,这将对其营收构成重大威胁。
诺华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近三年内将有11款产品面临专利到期,包括治疗慢性心衰药品Entresto,以及有升高慢性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血小板数量的Promacta;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Votrient;乙型肝炎药物Tyzeka;用于治疗心绞痛和高血压的Exforge等,这些专利到期预计将导致高达90亿美元的潜在损失。
面对利润丰厚的生物药物即将面临的“专利悬崖”, MNC积极调整战略,包括优化药物管线、进行有针对性的收并购、加强市场布局等策略,以确保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的盈利能力。
拜耳将在处方药研发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今年3月,拜耳在媒体日上介绍了2023年研发管线进展,提交了8个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并预计4个具有first-in-class潜力的药物在2024年底前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这些研发努力主要集中在四个核心治疗领域:心血管疾病、肿瘤、免疫疾病以及神经学和罕见病。
尤其在肿瘤领域,前列腺癌治疗药物诺倍戈是处方药业务未来增长的关键动力之一,拜耳正在力争成为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者。
同时,拜耳还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投资,进一步拓展了干细胞疗法、基因治疗以及小分子药物等领域的研发能力,以加速相关药物的研发进程。
而诺华公司则选择将重心放在肾病领域。为了加强这一领域的研发实力,诺华不仅收购了信瑞诺医药,还于去年6月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hinook,这两家公司都拥有针对IgA肾病的临床开发阶段药物。
辉瑞的2024年已经制定好目标,即成为肿瘤领域的全球*,尤其是在乳腺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血液瘤和胸部癌症领域药物的研发。为实现这一目标,辉瑞去年斥巨资430亿美元收购了抗体偶联药物专家Seagen公司。公司新晋首席肿瘤学官Chris Boshoff博士在最近的投资者活动中强调,到2030年,辉瑞计划至少拥有8种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癌症药物。
尽管辉瑞一季度整体财报营收有所下滑,但其在抗肿瘤领域的收入却实现了19%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长潜力主要得益于收购Seagen后获得的4种产品,这些产品为辉瑞的肿瘤业务提供了重要支持。
同样,BMS也通过一系列收购来推动业务发展,在过去六个月中达成了收购包括专注于精神和神经疾病药物的Karuna、专注于核药的RayzeBio( 41 亿美元) ,以及专注于肿瘤学产品开发的Mirati(48 亿美元),这些公司分别在各自领域拥的药物研发能力和产品线,有助于BMS进一步拓展市场并提升竞争力。
“瘦身”之后,如何“塑身”?
当前,药品专利的到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不少药企采取裁员、精简产品线等措施来应对压力,甚至有的企业因此陷入困境。这种“瘦身”策略在短期内或许能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但长远来看,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才是企业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全球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医药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为医药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企业需要在稳住现有业务的同时,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并积极创新。
从市场格局来看,未来除了少数大药企外,或许只有两类企业最有可能生存下来:一类是在仿制药领域具有规模化、自动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它们能够降低成本,适应集采等政策下的市场环境,以价格优势赢得市场份额;另一类是专注于研发的Biotech,它们通过创新药物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药,以技术优势占据市场高地。
面临行业整合,以研发为导向的企业也应避免盲目扩张和同质化竞争,并通过精简问题管线、加强明星管线以及进行收并购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和市场,适应市场新趋势,提升竞争力。
预计医药行业的裁员潮或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企业在短期内实现降本增效的艰难选择,但长远来看,真正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仍是强大的商业化能力以及盈利水平的持续提升。
毕竟只有先活下去,才有机会笑到最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肖鸥
最新阅读
-
-
-
-
-
-
昔日最强机皇宣告终结:鼎盛期苹果也不是对手!
编辑:Wallace小雷搜了一下之前写过的文章,发现原来早在2018年市场上就有消息存传出,三星可能会将旗下的顶级产线GalaxyNote系列“砍掉”,由其他产品取而代之。时间来到2020年前后,眼看...
2022-03-04 10:43 -
智能自动化在能源和公用事业行业的作用
随着世界对清洁、安全、可承受和可持续的电力的迫切需求,各国对于绿色能源的需求和新应用不断增长,从而希望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行业正从监管转向创新,而其客户也从被动消费者转向需求旺盛的买家。以...
2022-03-04 10:42 -
小鹏汽车投资碳化硅半导体领域公司瞻芯电子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瞻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广州小鹏汽车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4921.88万元人民币增加至5111.46万元人民币。企查查信息显示...
2022-03-04 10:41 -
微软智能云Azure在华的第五个数据中心区域正式启
,微软联合世纪互联正式宣布,自2022年3月1日起,全新的Azure在华数据中心区域将正式启用,客户可以不受限制地对其进行访问。这是微软智能云在中国市场的第五个Azure数据中心区域,由其合作伙伴世纪...
2022-03-04 10:39 -
油价“高烧”不退全球能源供应格局面临重构
国内油价机制“天花板价”渐近,专家建议“咬牙”发展新能源记者陈其珏实习生毛昌泷编辑朱绍勇两年前,当WTI价格跌至10美元(单位桶,下同)以下时,没有人会想到两年后的今天,滚烫的油价会以风卷残云之势穿过...
2022-03-04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