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界|龚琳娜全本《胡笳十八拍》沪上首演:千年琴歌与现代演绎的时空对话
2025年3月29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龚琳娜携手古琴演奏家林晨、笛箫演奏家王华、笙演奏家聂云雷、打击乐演奏家李尚,以全本琴歌《胡笳十八拍》的沪上首演再现东汉才女蔡文姬的史诗人生。

龚琳娜与琴歌的渊源可追溯至15年前的专辑《弦歌清韵》。彼时,她与林晨、王华在德国古堡中探索古琴与人声的配合,以宋代《黄莺吟》至清代《花鼓》等曲目,首次系统呈现琴歌的多元风格。然而,《胡笳十八拍》——这首传为蔡文姬所作、长达18段的琴歌史诗始终是龚琳娜的“心头之憾”。她坦言:“蔡文姬的悲喜,需历经岁月沉淀才能唱透。”
2023年,龚琳娜与林晨隐居苍山半月,逐句打磨《胡笳十八拍》的唱词与旋律。林晨以明代《琴适》本为据重新打谱,突破传统琴歌的“简朴”框架,融入笙、笛、埙、打击乐等元素,强化音乐张力。
例如,打击乐模拟战乱场景,笙的和声烘托家国悲怆,箫笛则勾勒烽烟弥漫的苍凉。专辑《叙事琴歌:胡笳十八拍》采用全同期录音,艺术家们同频呼吸,再现“相和大曲”的古朴结构,最终成为该作品的首个全本录音出版物。
古琴减字谱的“框架性”特质,赋予《胡笳十八拍》无限诠释可能。林晨在打谱中突破查阜西、陈长林等前辈版本,挖掘出琴歌中隐含的“跳进跳出”叙事手法——第三人称视角描绘战争苦难,第一人称倾吐蔡文姬的骨肉离别之痛。
为强化戏剧性,团队引入吴文光打谱的琴曲《大胡笳》片段作为器乐间奏,并以汉代“相和歌”的乐器组合为基础,探索传统“合奏”思维:各乐器依特性即兴演绎,又遵循“托腔保调”原则,形成既自由又统一的声场。
林晨强调:“这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对传统音乐逻辑的回归。”例如,尾声的“无射泛”音取自历代“胡笳”琴曲共性,以泛音象征历史回响;而战争段落的打击乐即兴,则暗合汉代画像砖中“鼓乐伴歌”的鲜活场景。这种“古今并重”的创作理念,消解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让千年琴歌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此次上海站演出延续了专辑的精华,并新增《阳关三叠》《黄莺吟》《平沙落雁》等琴歌经典。龚琳娜以方言吟唱、声腔韵脚与古琴“走手音”深度融合,实现“人琴合一”的境界。例如,《阳关三叠》融入贵州方言的婉转跌宕,《凤凰台上忆吹箫》以李清照词意呼应蔡文姬的乱世漂泊。
值得一提的是,《胡笳十八拍》全本40分钟的演唱,对声乐控制力提出极致挑战。龚琳娜摒弃“炫技”思维,以“唱情而非唱谱”为旨归,将蔡文姬的愤懑、欣喜、哀恸化为骨血之音。林晨评价:“她的嗓音被岁月淬炼出金石质感,与古琴的‘淡远’形成强烈反差,却恰恰凸显了文姬的刚烈性情。”
此次创新编排,进一步拓展了传统音乐的城市表达维度。正如龚琳娜所言:“琴歌不应囿于书斋,它能在剧场、园林乃至街头,唤醒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记忆。”
这场穿越千年的音乐对话,不仅是对蔡文姬传奇人生的致敬,更以传统琴歌的创造性转化,为当代观众打开了一扇理解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窗口。正如林晨所述:“深入传统,方能真正抵达当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醉言
最新阅读
-
入胜如她,专为网球女性而生 Wilson Intr
世界网球领域领军品牌Wilson威尔胜刚刚度过了自己的110周岁生日。伴随见证现代网球运动发展的深厚底蕴和不断创新进取的基因,又让它作出了“网球运动新景象”的敏锐洞察。WilsonSportswear...
2025-02-06 13:10 -
-
-
-
-
-
昔日最强机皇宣告终结:鼎盛期苹果也不是对手!
编辑:Wallace小雷搜了一下之前写过的文章,发现原来早在2018年市场上就有消息存传出,三星可能会将旗下的顶级产线GalaxyNote系列“砍掉”,由其他产品取而代之。时间来到2020年前后,眼看...
2022-03-04 10:43 -
智能自动化在能源和公用事业行业的作用
随着世界对清洁、安全、可承受和可持续的电力的迫切需求,各国对于绿色能源的需求和新应用不断增长,从而希望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行业正从监管转向创新,而其客户也从被动消费者转向需求旺盛的买家。以...
2022-03-04 10:42 -
小鹏汽车投资碳化硅半导体领域公司瞻芯电子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瞻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广州小鹏汽车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4921.88万元人民币增加至5111.46万元人民币。企查查信息显示...
2022-03-04 10:41 -
微软智能云Azure在华的第五个数据中心区域正式启
,微软联合世纪互联正式宣布,自2022年3月1日起,全新的Azure在华数据中心区域将正式启用,客户可以不受限制地对其进行访问。这是微软智能云在中国市场的第五个Azure数据中心区域,由其合作伙伴世纪...
2022-03-04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