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进博会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郑磊:推动中国科创出海
题: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郑磊:推动中国科创出海
对于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公司因美纳而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绝非多结交几个客户这般简单。
2020年,因美纳基因测序仪NextSeq#8482; 550Dx在第三届进博会前夕获批。亮相进博会不到三个月,首台仪器即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功安装开机。
2022年,第五届进博会前夕,因美纳正式启动中国首个生产制造基地,以更好服务中国市场。
2023年,位于上海的因美纳中国生产制造基地完成扩建,其首批国产化测序仪及试剂亦完成交付。
2024年,第七届进博会即将拉开帷幕,因美纳透露将携自己产品史上“最简单、最快速”的测序仪,在进博会上进行全球首展、亚洲首发,并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签约。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郑磊说,未来这款产品在中国本土的生产制造计划陆续开展,也是进博会“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又一例证。
今年,因美纳第四次参与进博会。多年来,进博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对外资的持续吸引力,还通过政策支持和贸易便利化措施,增强了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促进了品牌宣传和技术创新的国际交流。
郑磊说:“参展进博会,因美纳不仅在品牌声誉和技术创新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推动力,更与中国市场的发展融合日益加深,为公司在华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他告诉记者,借助进博会这一开放包容的创新合作平台,因美纳与科研、临床、产业生态圈形成“以合作促创新、以创新强合作”的良性循环。
因为所处的产业类型、行业站位和创新基因,决定了因美纳有着与大多数跨国公司不太一样的“全球化”策略。
“在因美纳,在地市场的‘本土化’是‘全球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郑磊说,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制造,可以为因美纳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增加韧性。
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因美纳扩大投资力度,积极发挥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的示范作用,帮助基因技术创新应用领域的突破和发展,赋能本土创新与技术转化,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协同推进提供专业赋能。
在郑磊的战略更新介绍中,有两个重要的变化引起外界关注。首先,因美纳未来3到5年的战略重点在于“创新本土化”,而非仅产品引入;其次,因美纳将引领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协同发展,赋能中国创新走向全球。
谈及这一转变的原因时,郑磊说,中国拥有众多科学家和创新思维。他举了一个例子,在最近一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约有半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开发出自中国科学家之手。此外,中国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包括因美纳在内的各大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
中国是因美纳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尤其今年一系列开放政策下,因美纳更加重视、持续看好、积极投资中国市场。郑磊说,未来,因美纳一方面将坚定不移推动本土化生产制造以及技术创新,推动中国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拓展本土创新,构建本土下一代测序产业的创新生态。另一方面将护航中国科创出海,坚定做好中国科研创新的关键工具、可靠伙伴,持续助力提升中国生物技术与基因产业生态系统整体竞争力。
“因美纳将携手中国领先的科研、临床机构和全球药企合作伙伴,围绕基因组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展开深入合作,持续将最新的全球技术与经验引入中国市场,推动‘中国方案’在全球生命科学与精准医疗领域的落地。”他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文辉
最新阅读
-
-
-
-
-
-
昔日最强机皇宣告终结:鼎盛期苹果也不是对手!
编辑:Wallace小雷搜了一下之前写过的文章,发现原来早在2018年市场上就有消息存传出,三星可能会将旗下的顶级产线GalaxyNote系列“砍掉”,由其他产品取而代之。时间来到2020年前后,眼看...
2022-03-04 10:43 -
智能自动化在能源和公用事业行业的作用
随着世界对清洁、安全、可承受和可持续的电力的迫切需求,各国对于绿色能源的需求和新应用不断增长,从而希望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行业正从监管转向创新,而其客户也从被动消费者转向需求旺盛的买家。以...
2022-03-04 10:42 -
小鹏汽车投资碳化硅半导体领域公司瞻芯电子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瞻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广州小鹏汽车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4921.88万元人民币增加至5111.46万元人民币。企查查信息显示...
2022-03-04 10:41 -
微软智能云Azure在华的第五个数据中心区域正式启
,微软联合世纪互联正式宣布,自2022年3月1日起,全新的Azure在华数据中心区域将正式启用,客户可以不受限制地对其进行访问。这是微软智能云在中国市场的第五个Azure数据中心区域,由其合作伙伴世纪...
2022-03-04 10:39 -
油价“高烧”不退全球能源供应格局面临重构
国内油价机制“天花板价”渐近,专家建议“咬牙”发展新能源记者陈其珏实习生毛昌泷编辑朱绍勇两年前,当WTI价格跌至10美元(单位桶,下同)以下时,没有人会想到两年后的今天,滚烫的油价会以风卷残云之势穿过...
2022-03-04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