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凌沛学院士谈口服透明质酸:功效价值被证实,科普与市

2023-06-20 12:51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5539   

“玻尿酸不是用来涂抹或注射在脸上的?怎么又可以吃了?”社会上类似的质疑声,在2021年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后,就时常被大众提起。

事实上,“玻尿酸”这个名字翻译得并不准确。玻尿酸学名为透明质酸,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提取,并命名为“hyaluronic acid”。据说,由于台湾的翻译不小心把uronic acid误看成了uric acid(尿酸),所以hyaluronic acid就被错误的翻译成了“玻尿酸”。而后它的名字在美容行业流行起来。近年来,随着“颜值经济”兴起,大众对玻尿酸在医美、化妆品的应用认识根深蒂固,这也导致口服透明质酸在大众认知上有所偏差。

早在2008年,透明质酸在我国便已获批“新资源食品”,不过使用范围局限于保健食品原料。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国民对健康营养的需求逐渐多元化,2021年,国家卫健委准许透明质酸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使用。这也让透明质酸市场迎来新“风口”。Innova数据库显示,2022年全球共诞生了785个含透明质酸的新食品。

图:含有透明质酸的食品与饮品

功效价值已被论证,口服透明质酸的价值有据可依

透明质酸新食品火热面世,但消费者质疑其是否能被吸收、是否是“智商税”的声音仍然存在。对此,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凌沛学认为,大众应该理性看待,解决疑问要从科学依据入手。

早在2003年,凌沛学就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口服透明质酸研究。凌沛学表示:“二十多年来,我们所做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第一,口服透明质酸小分子可以直接吸收,降解快。第二,大分子吸收慢,但是效率高,降解慢。第三,中分子的透明质酸功效最好,吸收分布效果也最好。”

关于如何区分透明质酸分子大小,凌沛学介绍道:“我认为100万道尔顿以上的可以算大分子,25万或10万道尔顿都可以算小分子。介于大分子和小分子之间的就是算中分子。”

图: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凌沛学

目前,凌沛学的团队研究已经证明,口服透明质酸在体内组织可以实现跨膜吸收,这意味着,透明质酸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内,对细胞器有保护作用,可以延缓细胞衰老。“山东大学药学院和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的结论一样,主要是这几个问题:第一个层次,是胃肠道能不能吸收;第二个层次,进入血液以后,能不能合成和分布;第三个层次,到了组织之后能不能进入细胞内。这些问题已经有定论。”

2023年,江南大学陈卫院士团队撰写的论文《透明质酸的吸收、代谢、功能及其与微生物联用的治疗前景》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上发布,其中也解释了口服透明质酸在人体中的吸收过程。

事实上,口服透明质酸在人体内产生的功效影响,也在科学研究中被证实。

2021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部麻省总医院黏膜免疫及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国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发表于国际知名医学研究期刊《GutMicrobes》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口服透明质酸对改善肠道炎症、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屏障功能有重要作用。

“长期口服透明质酸,形成一定浓度后,就像在肠胃贴了一张保护膜,能够减少甚至阻隔辛辣刺激食物对胃粘膜的伤害。”凌沛学对口服透明质酸解释道,透明质酸被人体吸收以后再合成,会定点分布到眼睛、皮肤、关节等部位。比如,中老年人普遍会出现关节疼痛、难以弯曲的情况,这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关节滑膜液流失造成,而透明质酸正是其主要成分。此前,通过注射透明质酸进行补充是解决此问题的方式之一,而现在口服透明质酸或将改善这一局面。日本医学基础健康营养研究所也认为,口服透明质酸成分能够缓解关节疼痛。

凌沛学表示:“其实国内外各项研究都在表明口服透明质酸实实在在对人体有功效价值,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抛开剂量去谈效果,口服透明质酸也是一样,在美国透明质酸就被作为膳食补充剂长期食用,这需要一定周期性的摄入,也需要消费者更理性的认知。”

此前,山东大学药学院开展的一项实验所发表的《口服透明质酸对皮肤水分的改善作用及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显示,“52名受试者连续服用45天透明质酸钠120毫克/天,对皮肤水分有明显改善作用,实验结果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图:出自《新食品原料透明质酸钠健康益处、法规现况及应用2022科学报告》

强化消费者科学认知,口服透明质酸市场大有可为

显然,新食品原料的获批,大众认知没跟上市场消费,造成了消费者对口服透明质酸的误解,口服透明质酸的科学推广,对于口服透明质酸市场的开拓意义重大。

此前,有媒体提问透明质酸食品价格:添加透明质酸,价格翻倍。

对此,凌沛学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飞机的价值总不能用钢铁的价格来做衡量,口服透明质酸绝不只是增加了原料这么简单,其背后蕴含的基础研究、产品研发、生产工艺等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因此不能以绝对的原料价格讨论最终商品价值。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张立实则认为,透明质酸获准运用于普通食品的政策落地时间较短,针对大众群体的科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针对提升大众对透明质酸认知、规范透明质酸产业发展等问题,不久前在中国透明质酸产业大会上,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倡议发起“6.3透明质酸健康日”。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杜荷表示,之所以发起这个活动,就是要让公众参与到透明质酸的科普工作中来,破解消费者的疑惑,“应该让透明质酸走出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把作用和功效传递给广大消费者,让大家对透明质酸有更科学和清晰的认识。”

除了消费端的认知普及,相关行业标准也亟待建立。对此,杜荷表示“标准的制定是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中。标准的制定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调研和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凌沛学强调,“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也不要一味相信商家的营销噱头、盲目迷信服用剂量越大越好,既然国家有指定标准,那么按照国家标准服用即可。”2021年国家卫健委在批准公告中明确给出了口服透明质酸剂量指导:推荐用量≤200mg/日。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深入实施,我国医疗建设不断完善,同时对健康膳食的科普推广也在逐步加强,这也让广大民众对健康膳食的重视日渐提升。透明质酸入“食”两年,尽管科普教育还在路上,但相信在科技与监管的双重加持下,大众对口服透明质酸的科学认知会逐渐完善,随着行业内科学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口服透明质酸市场大有可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笑笑

最新阅读

推荐阅读